欢迎光临ibb亿发国际下载心理研究所!
»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活动
中德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跨模态学习的自适应、预测和交互”启动会在京举行
作者: 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 日期: 2016/03/30 

  2月2426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中心召开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和德国科学基金会(DFG)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跨模态学习的自适应、预测和交互”的启动会。汉堡大学、清华大学、ibb亿发国际下载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约80余名师生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管信息科学的秦玉文副主任、清华大学薛其坤副校长出席了启动会并致辞。

  项目负责人汉堡大学张建伟教授介绍了该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工作计划等内容。清华大学的张钹院士、施路平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的周建设教授、北京大学的方方教授,ibb亿发国际下载心理研究所的蒋毅研究员作为特邀嘉宾做了学术报告。该项目的十余个子课题负责人也分别针对2016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报告与讨论。此外,中德两国不同单位的20余位专家和学者还分别参观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ibb亿发国际下载亿发国际中心线路登录的实验室,为顺利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和讨论。

  该项目由张建伟教授和清华大学的孙富春教授代表中德双方总体负责,团队包括14位德方科研人员和15位中方科研人员,其中ibb亿发国际下载心理研究所有5位科研人员参与,分别是傅小兰研究员、刘勋研究员、李兴珊研究员、付秋芳副研究员、屈青青副研究员。该项目在2014年初开始启动申请筹备,NSFCDFG2014年底在北京组织了该项目的预答辩,于20158月在汉堡举行了该项目的正式答辩,历时两年时间终获支持。

  该项目汇集了人工智能、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并以跨模态学习作为契合点把这些领域的最新进展整合起来,成立了一个中德合作的研究中心。跨模态学习指的是对多种感官信息的综合,通过利用一种或多种来自于其它感官的信息来提高某一单独感官的学习效果。人脑的跨模态学习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1)对于一种感知的输入,如果存在来自其他模态的一致的信息,那么该模态就会被更快更强地激活;(2)如果一种或多种模态的感知功能减弱或丧失,某种其他模态的刺激可能会增强。跨模态学习是人理解动态世界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比如:学习抓取和操作物体,学习行走,学习读和写,学习语言及其所指的物体等等,视觉、听觉、躯体感觉或者其它感知方式必须要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进行自适应的变化、交互和预测。对于神经网络模型和神经机器人,如果可以构建基于多传感器的多模态系统,跨模态学习将能在总体上增强系统的能力,体现在更强的鲁棒性、更快的适应性和更可靠的预测性。

  该中心旨在充分利用各团队的互补优势,加强跨学科、跨区域、跨文化的合作,带来不同方法的交互和突破,推动智能机器人、心理学和类脑计算等在跨模态学习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不仅将跨模态学习变成连接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核心问题,还要将我们的合作研究中心打造成此新兴领域的领导者。


中德项目人员在亿发国际中心线路登录参观运动捕捉实验室


中德项目人员在亿发国际中心线路登录参观虚拟现实实验室

版权所有:ibb亿发国际下载心理研究所 备案编号:京ICP备10049795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8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 邮编:100101 电话:(86-10)64879520
Email:webmaster@psych.ac.cn